为确保供氧系统正常运行并得到有效监控,可靠地保障制氧设备及其输送系统的安全性,防止因天气、自然灾害、设备故障等原因造成氧气中断影响医院业务正常运行,特制定本预案。
一、组织机构(一)成立中心供氧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:监督工作制度落实,检查供氧安全工作,防止供氧事故的发生;对发生供氧事故的现场进行组织协调,安排救助人民和故障的抢修工作;组织对医院重症患者的急救,负责向上级领导报告。
(二)应急领导小组下设医护救治组、氧气供应组、后期保障组。
1、氧气供应组:由医院中心供氧值班人员、设备维修人员及应急瓶装氧运输人员组成,药剂科科长任组长。
2、医护救护组:由分管院长、医务科及护理部主任、各病区主任护长及值班医生、护士组成。
3、后期保障组:由分管院长、总务科长、设备科长部门值班人员组成。二、中心供氧系统设备参数及供氧科室
(一)制氧中心负责向部分科室供氧,分别是手术室、急诊科等科室。医用制氧机系统是由空气压缩机、空气过滤器、空气储罐、制氧机、氧气储罐、汇排流量监控装置、纯度仪监控装置及等组成。
(二)制氧主机采用PSA(变压吸附)空气分离制氧技术,它是基于吸引剂(沸石分子筛)对空气中氧、氮吸附能力的差异来实现氧、氮的分离。当空气进入装有吸附剂的床层时,氮气吸附能力较强被吸附,而氧气不被吸附,这样可以在吸附床出口端获得高浓度的氧气。PSA制氧原理:干燥的空气经过过滤器、进气消音器、无油空气压缩机,经过分子筛塔进行对空气进行吸附分离,氧气经储氧管输送到净化的氧气储罐,氮气及气体气体经排气消音器排出机外。
(三)制氧系统设备参数:空压机运行温度应在95℃以下;制氧机空气表进气指示压力应在270Kpa~500Kpa范围内,工作压力最高不超过500Kpa;氧气表压力在350Kpa~450Kpa之间;纯度仪:应在90%以上,流量控制在1L/min以下;空气储罐压力在620Kpa~750Kpa,氧气储罐压力在370Kpa~480Kpa;汇流排高压不得低于0.5Mpa,低压表在370Kpa输出。
(四)报警装置,制氧系统末端安装报警装置,该装置在压力过低(压力低于0.3Mpa)或者停电、设备故障等引起停机(压力低于0.1Mpa)自动实现报警功能,装置设定了多名电话号码,指定手机接到报警电话号码后后,听听嗡嗡蜂鸣器响起。嗡声结束后接着听到机房内设备的声音,听到嘀声响起,手机按77解除报警。
三、中心供氧日常工作程序
(一)按照《医院制氧系统操作规程》进行制氧操作,每天定时观察制氧设备的各项指标并登记在册,重点监测氧气的压力和纯度。氧气压力低于0.37MPa及纯度低于90%,要及时查找原因,使储罐压力保持在0.37MPa以上,纯度仪指表在90%以上;
(二)为保证氧气的正常供应,设备人员应定期对空压机、冷却机、制氧机及储罐等设备进行检查,查看管路有无泄漏、堵塞情况;
(三)对手术室、高压氧等用氧科室要定期检查,防止氧气泄漏。
(四)始终保持氧气汇流排上连接有10个氧气钢瓶。并开启一组汇流排阀门,使其处于并供状态。氧气瓶的压力不低于5MPa,并保持有一组氧气瓶的压力在12MPa以上,汇流排减压阀高压表显示氧气瓶内氧气压力,调整减压阀手动旋钮后,低压输出压力表保持在0.37MPa。
(五)每天定期2次检查备用氧气汇流排的压力。当汇流排的压力低于0.37Mpa时,则调高减压阀,将其中剩余氧气使用完毕,在使用完毕的同时,立刻换上满量的氧气钢瓶。
(六)定期测试低压时,报警装置的报警提醒功能,防止失灵。
(七)定期检查临床科室的氧气瓶氧气的储备量、压力及有效期,并做好登记。
四、氧气中断时处理
(一)制氧人员要对手术室、高压氧等用氧点定期巡视。
(二)遇到自然灾害,如接到险情报告后,值班人员要马上关闭供氧阀门;(三)中心供氧出现因各种原因需中断氧气时,应立即通知药剂科科长、设备科长以及分管院长;
(四)氧气储罐周围发生火灾时,应停止制氧,排空管道并向储罐喷水,缓解储罐温度,等待消防车到来;
(五)工作人员要立即通知配氧企业补充或更换病房的瓶装氧。
五、停气应急处理措施制氧机因停电、系统故障或系统全面检修停机不能制氧时,按下列条款进行处理:
1、立即打开2组氧气汇流排同时供氧,要将汇流排的输出压力调至在0.5Mpa。系统恢复使用后,将其输出压力调回0.37Mpa。瓶装氧的储备使用汇排供氧时,在保证压力0.5Mpa条件下,保证临床用氧量在150m3/日以上。
2、通知钢瓶氧气供应商准备足够氧气,运送至医院。每个用氧科室备用氧气至少3瓶以上。要求供氧商必须在订单后20分钟内送至医院。
3、因由停电造成不能制氧,应通知总务科,让电工尽快恢复供电。
4、如遇设备故障,应通知设备维修人员,视情况必要时通知维护保养厂家人员及时到场。